QGIS从Excel创建点图层 获取链接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三月 25, 2022 Ctrl+L打开数据源管里器,矢量,右边选择excel文件,添加添加后的数据会显示在图层管理中,如下:Ctrl+Alt+t打开工具箱,矢量创建->从表格创建点图层,输入选择导入的excel数据,x字段、y字段分别选择经纬度,点击运行即可。创建后的图层名为表格生成的点 获取链接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
VoNR高清语音方案研究及优化指导 二月 17, 2022 一、问题名称及现象概述 VoNR(全称:Voice on New Radio),是一种通话技术,即在通话过程中只通过 5G信号完成语音与视频通话。如同4G时代的 VoLTE,5G SA模式下的VoNR 是基于纯5G接入的通话解决方案, 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均由5G网络承载,不依赖4G,是5G成熟发展期的目标语音解决方案。与上一代的VoLTE相比,在通话质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,具有延迟更低、音质与画质更高的特点,可以整体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,因此未来智能手机向VoNR转移,只是时间问题。按照目前5G部署的情况来看,在5G建设初期,当手机移动到5G信号覆盖较差的区域时,仍然需要切换到LTE网络,由VoLTE来提供语音服务。 本文重在 VoNR方案介绍和优化指导, 为后续安徽移动 开通 VoNR及优化思路提供参考。 二、解决方案详细说明 1.VoNR组网 过渡方案:不开通VoNR,接入时直接回落到VoLTE 标准R15支持,临时过渡方案,IMS仅先支持SIP即可(简化部署) ,未来支持用户面即可升级到 VoNR. 由于网络不支持 VoNR, 用户发起语音业务时直接回落到 LTE, 数据业务将跟随切换到 LTE, 体验不如选择二 最终方案:开通VoNR,无NR覆盖切换到VoLTE 语音默认采用EVS编码,MOS分更高. 相比选择一,没有Fallback的流程,接入时延更低 数据业务在NR侧,体验更优 2. VoNR信令流程 5G 基于 5QI 建立承载, 类似 4G QCI, 基本流程同 VoLTE ①RRC 连接建立; ②(非必须) 默认承载建立:5QI=8/9; ③IMS 信令面 SIP 默认承载建立:5QI=5; ④IMS 用户面语音专用承载建立:5QI=1; UE通话的同时存在3个Qos Flow:数据业务:5QI8或9,语音业务:5QI1,5QI5,其中,语音的5QI1和5分别勇摄到独立的DRB承载,也即UE通话过程中在空口通常存在3个DRB承载。 ⑤语音通话开始。 VoNR切换VoLTE流程同普通数据业务切换 ①UE 上报测量报告给源 gNB; ②gNB 执行切换判决, 然后向 5GC 发起切换请求; ③目标 eNB 切换准备, 然后发送切换指示; ④终端在目标 eNB 发起随机接入; ⑤UE 切换到目标小区; ⑥通知源 gNB 切换完成, 并释放 UE 上下文。 3 Read more »
5G NR接口协议 一月 30, 2022 一、5G 网络总体拓扑 二、5G NR接口介绍 • NG-RAN 与5GC接口:NG • gNB间接口:Xn • gNB-CU与gNB-DU间接口:F1 NG、 Xn、 F1接口信令连接都基于SCTP协议;用户面传输都基于 GTP-U协议。 gNB/ng-eNB与5GC之间接口,各基站通过NG接口与5GC交换数据,传输控制面信令和媒体面数据。NG接口协议包括NG-C和NG-U,分别处理控制面数据和媒体面数据. NG-C功能: • NG接口管理 • UE上下文管理 • UE移动性管理 • NAS消息传输 • 寻呼 • PDU会话管理 • 配置转换 • 告警信息传输 NG-U功能: • 提供NG-RAN 和UPF之间的用户面PDUs非保证传递 gNB/ng-eNB之间接口, 各基站通过Xn接口交换数据, 实现切换等功能。与NG接口类似, Xn接口协议也包括Xn-C和Xn-U, 分别处理控制面数据和媒体面数据. Xn-C接口协议功能包括: • Xn接口管理 • UE移动性管理, 包括上下文转移和RAN寻呼 • 切换 Xn -U接口协议功能包括: • 提供基站间的用户面数据传递 • 数据转发 • 流控制 F1接口是gNB中CU和DU的接口 F1-C接口协议功能包括: • F1接口管理 • gNB-DU管理 • 系统消息管理 • gNB-DU和gNB-CU测量报告 • 负载管理 • 寻呼 • F1 UE 上下文管理 • RRC消息转发 F1-U接口协议功能包括: • 用户数据转发 • 流控制功能 Uu接口为终端与gNB间空中接口, L1 PHY为物理层, 是5G区分于4G和其他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根本。 L2数据链路层包括MAC(Media Access Control)、 RLC(Radio Link Control)和PDCP(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)。 Read more »
5G科普—CU和DU分离 一月 19, 2022 要说5G基站在架构方面的演进,就不得不提CU和DU分离的事情。 CU的全称是Centralized Unit,就是集中单元; DU的全称是Distributed Unit,就是分布单元。 为什么CU和DU要分离? CU和CU分离了到底有什么好处? 现在开始部署的5G基站都是基于CU和DU分离架构的吗? 一、为什么CU和DU要分离? 我们先来看看4G和5G无线接入网部分的架构有什么不同: 由上图可以看出,4G基站内部分为BBU,RRU和天线几个模块,每个基站都有一套BBU,并通过BBU直接连到核心网。 而到了5G时代,原先的RRU和天线合并成了AAU,而BBU则拆分成了DU和CU,每个站都有一套DU,然后多个站点共用同一个CU进行集中式管理。 Read more »
5G通信系统基站参数指标 一月 18, 2022 CMCC(中国移动)的5G商用网络采用3GPP 5G NR R15及随后的标准。本文将面向基站原型机,对相应的关键系统参数、性能要求、功能要求以及硬件需求等信息进行说明。 基站 CMCC对3.5GHz下的Poc系统性能和产品方案进行了定义。目前的阶段只考虑eMBB宏蜂窝场景,未来还会考虑其他基站类型和场景,如小基站等。 1 系统关键特性 1)工作频段:3.4-3.6GHz; 2)系统带宽:>= 100MHz; 3)下行单用户峰值谱频率:30bps/Hz; 4)上行单用户峰值谱效率:15bps/Hz; 5)下行单用户MIMO流数:8; 6)上行单用户MIMO流数:4; 7)下行MU-MIMO流数:大于等于16流; 8)上行MU-MIMO流数:大于等于8流; 9)用户峰值数据速率: 10)小区峰值数值速率: 11)小区平均数据速率: 12)小区边缘用户速率 13)切换性能:支持NR系统内无损切换,切换数据面中断时延为0ms; 14)控制面时延:从常规的空闲态,比如3GPP目前正在讨论的idle或者inactive状态,到发送第一个应用层的数据包的链路建立时延。要求<=20ms; 15)用户面时延:在无线空口上行/下行方向,从空口协议栈层2/3 SDU入口点到对端协议栈层2/3 SDU出口点,成功传输一个应用包/消息所用的时延。eMBB上下行均<=4ms; 16)往返时延:从一个UE发出的数据经过空口到基站的S1口,在S1口直接环回再经过一次空口到UE所用的时间。要求<=10ms; 17)移动性:UE支持最高500km/h的移动速度。 2 RAN架构 5G RAN应当支持独立NR部署,NR gNB可以独立工作,且和5GC(5G核心网)之间有连接,支持全部控制面特性。LTE和NR之间的交互连通可以通过5GC内部实现,或由EPC与5GC之间的接口来进行,这取决与LTE eNB是否连接到5GC。 5G独立部署时,gNB的逻辑体系采用CU-DU分离模式。基于协议栈功能的配置,CU-DU逻辑体系可以分为2种,即CU-DU分布架构和CU-DU融合架构。 1)CU-DU分布架构 分布架构中,NR协议栈的功能参数可以动态配置和分离。应支持理想和非理想的传输网络,以满足不同拆分选项的要求。CU和DU之间的接口应遵循3GPP NR规范。 2)CU-DU融合架构 CU和 Read more »
5G(NR)网络上行免调度传输 一月 10, 2022 在3GPP规划中5G(NR)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超可靠和低延迟的(URLLC)通信服务。为支持此类应用5G(NR)引入了免授权上行链路传输功能(又称为免调度传输(TWG-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)。即在终端未获得资源请求(情况下)进行数据传输。免调度传输可避免常规的(三次)握手延迟;发送调度请求,等待上行(UL)授权分配。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放宽对控制通道严格可靠性的要求。 5G网络上行(PUSCH)调度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,5G网络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上行调度: - 通过DCI_0_0或DCI_0_1进行上行(UL)调度; - 通过随机接入响应(RAR)中进行上行(UL)调度; - 通过RRC信令进行半静态配置上行(UL)调度; R15两种免调度方案 TWG类型1:上行链路调度配置,由RRC提供激活/去激活信令; TWG类型2: 通过RRC信令提供上行链路调度配置及通过PDCCH许可(通过UL DCI)进行激活/停用。 TWG类型1 类型1与LTE半静态调度(SPS)非常相似,后者上行(UL)数据传输基于RRC重配置而无需任何L1信令。RRC通过ConfiguredGrantConfig参数(包括参数rrc-ConfiguredUplinkGrant)为终端(UE)提供调度配置,而无需在DCI中检测到任何上行(UL)调度。潜在SPS调度可以提供确定的URLLC流量模式适用性,因此可通过适当资源配置得到很好地流量属性。 TWG类型2 类型2中引入了附加L1信令(下行链路控制指示),其中上行链路是由有效激活DCI中的UL授权半静态调度。通过使用CS-RNTI加扰DCI激活和停用Grant。RRC仅提供高层参数ConfiguredGrantConfig,不包括rrc-ConfiguredUplinkGrant。DCI信令可实现半静态分配资源的快速修改。用这种方式可在URLLC流量属性方面实现UL Grant Free传输的灵活性;如数据包到达时多个UEs和/或数据包大小可共享相同资源池。 注:类型1和类型2均由每个服务小区和每个BWP的RRC配置。对于同一服务小区NR MAC实体配置为类型1或类型2。 调度激活/释放 TWG类型1 TWG type1没有特定激活/释放过程。只是通过参数ConfiguredGrantConfig的RRC信令(包括参 Read more »
评论
发表评论